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服务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根据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课后校内托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安全、有序、高质量的课后托管服务。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培养兴趣爱好,拓展综合素质,同时减轻家长接送孩子的负担,增强家庭幸福感和社会和谐度。
二、基本原则
1. 自愿参与原则:尊重学生及其家长意愿,确保参与托管服务完全出于自愿。
2. 公益性原则:坚持非营利性,合理收费,确保服务惠及更多家庭。
3. 安全性原则:强化安全管理,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财产安全。
4. 个性化原则: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多样化的课程和服务内容。
三、服务对象
主要面向放学后无人照管的小学阶段学生,优先考虑双职工家庭、单亲家庭等特殊群体。
四、服务时间
每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后至晚上6:00(具体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寒暑假期间原则上不开展此类服务。
五、服务内容
1. 基础看护服务:安排教师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包括完成作业辅导、阅读书籍等。
2. 兴趣小组活动:开设书法、绘画、音乐、体育等各类兴趣班,激发学生潜能。
3. 社会实践体验:组织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活动,拓宽视野。
4. 心理健康教育:定期开展心理讲座或咨询,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六、师资配备
由学校在职教师担任主要负责人,并邀请部分具备专业技能的社会志愿者参与其中。所有工作人员均需经过严格筛选并接受岗前培训。
七、收费标准
按照成本核算原则制定收费标准,并向社会公开透明化。对于经济困难的家庭,可申请减免相关费用。
八、安全保障措施
1.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2. 配备足够的安保人员,加强校园巡逻;
3. 定期检查消防设施设备,消除安全隐患;
4. 制定应急预案,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九、实施步骤
1. 调研摸底阶段: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家长需求;
2. 方案编制阶段:结合调研结果细化完善实施方案;
3. 宣传发动阶段:利用家校沟通平台广泛宣传托管服务的意义与价值;
4. 正式运行阶段:逐步推进项目落地执行。
十、监督评估机制
成立专项工作组负责日常监管工作,定期收集反馈意见,及时改进不足之处,确保服务质量和效果持续优化。
以上即为我校关于开展课后校内托管服务工作的初步设想,后续将根据实践情况不断调整完善。希望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携手打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
此方案旨在解决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放学早、下班晚”矛盾问题,力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