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甫行》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诗人曹植所作的一首诗篇。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战乱年代百姓流离失所的同情。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的原文及其解析。
原文: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注释:
- 八方各异气:指各地气候条件不同。
- 千里殊风雨:强调即使相隔不远的地方,天气也可能完全不同。
- 剧哉边海民:“剧”意为艰难,“边海民”指的是生活在边境或海边的民众。
- 寄身于草野:形容这些人民生活困苦,只能在野外求生。
- 妻子象禽兽:描述了由于长期的战乱,家庭成员的生活状态如同禽兽一般。
- 行止依林阻:意味着他们的行动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
- 柴门何萧条:写出了家园的荒凉景象。
- 狐兔翔我宇:狐狸和兔子在屋檐下自由活动,进一步体现了家园的破败。
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海地区居民的生活状况,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诗中提到的“妻子象禽兽”,生动地刻画出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而“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则从侧面表现出家园被破坏后的凄凉景象。整首诗语言质朴却情感深厚,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