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贺知章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闻名于世,《回乡偶书》便是他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这首诗简洁而深刻地表达了诗人晚年归乡时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也有对故乡的深情眷恋。
《回乡偶书》原文如下: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首先,我们来简单翻译这首诗的大意:
年轻时离开家乡,年老时才回到故土。虽然口音未变,但两鬓已斑白。家乡的孩子们见了我,都不认识我,笑着问我:“客人,您是从哪里来的?”
接着,我们来赏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和情感内涵。
首句“少小离家老大回”点明了时间跨度之长,从少年到老年,漫长的岁月让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句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即对时光飞逝的感叹。
第二句“乡音无改鬓毛衰”则通过对比的手法,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变化。尽管乡音依旧熟悉,但身体却已衰老。这里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哲学思考。
第三句“儿童相见不相识”描绘了诗人回到家乡后遇到的情景。孩子们的陌生面孔让他感到疏离,同时也暗示了家乡已经历了几代人的更替。
最后一句“笑问客从何处来”则以一种幽默的方式收尾,孩子们的好奇心打破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温馨的气氛。
总的来说,《回乡偶书》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描写,反映了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交织。贺知章以质朴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成功地捕捉到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使得这首诗至今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