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萧红笔下鲁迅的形象,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对文学大师的敬仰之情,并鼓励学生继承和发扬鲁迅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文中关于鲁迅先生生活琐事的描述,体会其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掌握细节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
难点: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
三、课前准备
教师需提前准备好相关资料,包括但不限于鲁迅生平事迹简介、作品选读等;同时也可以搜集一些关于萧红及其创作背景的信息供课堂使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介绍鲁迅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入手,引发学生兴趣,然后提出问题:“你心目中的鲁迅是什么样的?”让学生自由发言后引入课题——《回忆鲁迅先生》,告诉他们今天我们将跟随作家萧红的脚步去重新认识这位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
(二)初读感知
1. 学生自读课文,标注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句;
2. 教师检查预习情况,解答疑问;
3. 请几位同学朗读全文,并简要概括主要内容。
(三)精读品味
1. 分组讨论:
- 文章主要写了哪些事情?这些事情反映了鲁迅怎样的性格特点?
- 萧红是如何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鲁迅形象的?
2. 全班交流分享观点,教师适时点拨指导。
(四)拓展延伸
结合课外阅读材料,进一步探讨鲁迅先生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以及他对后代作家产生的深远影响。
五、作业布置
1. 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抄写下来,并写出感悟;
2. 查阅资料,整理一份关于鲁迅先生的简介,准备下节课分享。
六、板书设计
回忆鲁迅先生
——萧红
生活琐事:幽默风趣、平易近人
思想境界:深邃睿智、勇于担当
人格魅力:无私奉献、热爱人民
注:以上仅为示例性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