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寓言故事中,《狐假虎威》是一个流传甚广且寓意深刻的故事。它不仅以其生动的情节吸引人,更通过浅显的语言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以下为该故事的文言文原文及其现代汉语翻译。
原文: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翻译:
老虎想要捕捉各种野兽来吃掉它们,结果捕到了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你不敢吃我!上天派我来做百兽之长,如果你吃了我,就是违背了上天的命令。如果你不相信我的话,我可以走在你的前面,你跟在我后面,看看百兽见到我时有谁敢不逃走呢?”老虎认为这话说得有道理,于是就跟着狐狸一起走。其他野兽看到它们都纷纷逃跑。老虎不明白这些野兽其实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还以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道理:有些人利用别人的权势或影响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行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强大,但实际上并不值得信赖。真正的力量来自于自身的实力与品德,而不是借助他人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