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东楼》是唐代著名诗人许浑创作的一首诗篇。这首诗以古都咸阳为背景,通过对城东高楼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兴亡、人事变迁的感慨。
原文如下:
一上高城万里愁,
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
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
故国东来渭水流。
翻译:
登上高高的城楼,我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愁,那远处的芦苇和杨柳仿佛像水中的小洲一样。天边的云朵刚刚升起,夕阳渐渐隐没在楼阁之后,山间的风雨即将来临,整个楼宇都被狂风充满。傍晚时分,鸟儿从绿色的草地飞过,那是秦朝的旧苑;秋天里,蝉声在黄色的树叶间回荡,那是汉朝的宫殿。过往的行人啊,请不要询问那些过去的往事,只看到渭水东流,依旧奔腾不息。
赏析:
首联描绘了诗人登楼远眺的情景,“一上高城”即刻引发了他的“万里愁”,这种愁绪并非个人的小悲小喜,而是面对历史遗迹时产生的深沉感慨。颔联通过“溪云”、“日沉”、“山雨”、“风满楼”的自然景象,暗示着即将来临的动荡局势,同时也烘托出一种压抑而紧张的氛围。颈联则进一步借助“鸟下绿芜”、“蝉鸣黄叶”这样的细节描写,将读者带入到秦汉时期的遗址之中,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沧桑与历史的厚重。尾联点明主旨,劝诫人们不要沉溺于对往昔的追忆,因为历史就像渭水一样,一直在向前流淌,不可逆转。
总之,《咸阳城东楼》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思考,是一首值得反复品味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