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从军》是一篇广为流传的古代文学作品,讲述了花木兰代父从军、英勇作战、最终凯旋归乡的故事。该文语言简练、情节生动,是语文教学中常见的文言文阅读材料。本文将提供《木兰从军》的阅读题答案及全文翻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思想内涵。
一、原文节选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二、翻译
“织布机的声音一声又一声,木兰在窗前织布。听不到织布的声音,只听到木兰的叹息。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回忆什么?木兰说她没有想什么,也没有回忆什么。只是昨夜看见了军中的文书,可汗大规模地征兵。军中的文书有十二卷,每一卷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也没有哥哥。于是木兰决定去买马匹和装备,从此代替父亲去参军。”
三、阅读题与答案
1. 木兰为什么决定代父从军?
答:因为木兰的父亲年老体弱,家中没有其他成年男子可以应征,木兰为了照顾家庭,选择代替父亲出征。
2. 文中“唧唧复唧唧”是什么意思?
答:“唧唧”是织布机的声音,这里用来描写木兰在织布时发出的声响,营造出一种安静而略带忧愁的氛围。
3. 木兰的性格特点有哪些?
答:木兰性格坚强、孝顺、勇敢、有责任感,她不仅关心家人,还勇于担当,体现了中国古代女性的优秀品质。
4.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表达了木兰怎样的情感?
答:这句话表达了木兰坚定的决心和对父亲的深切关爱,她愿意放弃自己的生活,去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四、总结
《木兰从军》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言文作品,更是一个关于孝道、责任与勇气的感人故事。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学生不仅可以提高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还能从中汲取到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和文章的思想内涵,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启发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