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惊厥的科普知识PPT课件】一、什么是小儿惊厥?
小儿惊厥,又称“抽搐”或“癫痫发作”,是指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短暂性意识障碍和肌肉强直或阵挛性抽动。常见于婴幼儿,尤其是6个月至5岁之间的儿童。
二、小儿惊厥的类型
1. 热性惊厥
- 最常见的类型,多由高热引起,通常发生在体温迅速升高时。
- 多为全身性抽搐,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5分钟)。
- 多数孩子在发热退去后恢复正常。
2. 非热性惊厥
- 与发热无关,可能由脑部疾病、代谢异常、感染或其他神经系统问题引起。
- 可能表现为局部抽搐或意识丧失,持续时间较长。
3. 癫痫性惊厥
- 由癫痫引发的反复发作,具有周期性和复发性。
- 需要长期药物控制。
三、小儿惊厥的常见原因
- 感染性疾病:如中耳炎、肺炎、脑膜炎等。
- 高热:尤其是突发高热时容易诱发热性惊厥。
- 电解质紊乱:如低血糖、低钙血症等。
- 遗传因素:部分患儿有家族史。
- 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如脑发育不良、先天性脑畸形等。
四、小儿惊厥的表现
- 突然意识丧失
- 全身或局部肌肉强直或抽动
- 瞳孔散大、呼吸暂停
- 呼吸急促或暂停
- 尿失禁或咬舌
- 抽搐结束后进入昏睡状态
五、如何处理小儿惊厥?
1. 保持冷静
- 不要强行按住孩子,以免造成伤害。
2. 确保安全
- 将孩子放在平坦、柔软的地方,远离尖锐物品。
- 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
3. 记录时间
- 记录抽搐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
4. 不要强行喂药或喂水
- 抽搐期间不要往嘴里塞东西,防止窒息。
5. 及时就医
- 如果抽搐持续超过5分钟,或伴有高热、呕吐、精神萎靡等症状,应立即送医。
六、预防措施
- 控制体温:高热时及时使用退烧药,避免体温骤升。
- 接种疫苗:如麻疹、百白破等疫苗可减少感染引发的惊厥风险。
- 定期体检: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早发现潜在问题。
- 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避免低血糖或电解质紊乱。
七、家长需注意的问题
- 不要轻信偏方或民间疗法,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 家中应备有体温计、退烧药等基本医疗用品。
- 对于有热性惊厥史的孩子,家长应学会识别早期征兆并做好应急准备。
八、常见误区
| 误区 | 正确做法 |
|------|----------|
| 惊厥就是癫痫 | 惊厥是症状,癫痫是疾病,需区分对待 |
| 抽搐时要掐人中 | 无科学依据,反而可能加重伤害 |
| 抽搐后不就医 | 抽搐可能是严重疾病的信号,必须及时检查 |
| 惊厥会留下后遗症 | 大多数热性惊厥不会导致智力损伤 |
九、结语
小儿惊厥虽然令人担忧,但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通过及时处理和正确护理得到缓解的。家长应了解相关知识,提高警惕,做到早发现、早应对,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
温馨提示:本课件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以专业医生意见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