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最新《企业会计准则16号-政府补助》解析与实务操作-练习题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最新《企业会计准则16号-政府补助》解析与实务操作-练习题,拜谢!求解答这个难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2 22:42:56

最新《企业会计准则16号-政府补助》解析与实务操作-练习题】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政府补助已成为许多企业获取资金支持、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为规范企业对政府补助的确认、计量和披露,财政部于2017年修订并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以下简称“新准则”),进一步明确了相关会计处理原则。本文将围绕新准则的核心内容进行深入解析,并结合实际案例提供练习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准则。

一、新准则的主要变化

与旧版相比,新准则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重要调整:

1. 定义更加清晰

新准则明确指出,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的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包括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等。同时强调,政府补助应具有无偿性,不需企业偿还。

2. 分类更为合理

新准则将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补助。前者用于购建或形成长期资产,后者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费用或损失。

3. 会计处理方式更加统一

对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新准则要求企业在收到时先计入递延收益,随后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分期转入当期损益;对于与收益相关的补助,则根据其性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或递延收益。

4. 强化信息披露要求

新准则对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披露政府补助的信息提出了更详细的要求,包括补助的类型、金额、会计处理方法及影响等。

二、实务操作要点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 准确识别政府补助的性质:区分是与资产相关还是与收益相关,这对后续会计处理至关重要。

- 及时确认和计量:企业在收到补助时应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 合理分配和摊销:对于与资产相关的补助,应按照资产的使用年限进行合理摊销,避免一次性计入损益导致利润波动过大。

- 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内部审批流程和档案管理制度,防止违规操作和财务风险。

三、练习题(附答案)

题目一:

某企业收到一笔政府给予的设备购置补贴50万元,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根据新准则,企业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答案:

该笔补贴属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企业应在收到时借记“银行存款”50万元,贷记“递延收益”50万元。之后,按设备使用年限(5年)分摊至损益,每年借记“递延收益”,贷记“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10万元。

题目二:

某企业因环保项目获得地方政府奖励金30万元,用于弥补前期环保支出。该笔资金是否应作为政府补助?若适用,应如何处理?

答案:

该笔资金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企业应在收到时借记“银行存款”30万元,贷记“递延收益”30万元。待相关费用发生时,借记“递延收益”,贷记“管理费用”或“营业外支出”。

题目三:

某企业收到一笔政府补贴,用于支付员工培训费用。该补贴是否属于政府补助?如何处理?

答案:

是的,该补贴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企业应将其计入递延收益,并在实际发生培训费用时转入当期损益,借记“递延收益”,贷记“管理费用”。

题目四:

某企业获得一项政府补助,用于建设厂房。该厂房建成后,企业应如何确认该补助的会计影响?

答案:

该补助属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企业在收到时计入递延收益,待厂房投入使用后,按其预计使用年限分期转入损益。

四、结语

随着新准则的实施,企业在处理政府补助时需更加谨慎和规范。通过理解新准则的变化、掌握实务操作要点,并结合练习题进行实践,有助于提高会计处理的准确性和合规性。希望本文能为企业在实际工作中提供参考和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