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学舞蹈一休哥》(-)】一、活动目标:
1. 通过欣赏和模仿,激发幼儿对音乐和舞蹈的兴趣。
2. 让幼儿初步了解“一休哥”这一卡通形象,并尝试跟随音乐进行简单的动作模仿。
3.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身体协调能力。
4.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强幼儿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活动准备:
1. 音乐素材:选择一段节奏轻快、适合小班幼儿的音乐,可以是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主题曲或改编版。
2. 教具准备:播放设备、舞蹈动作图示卡、卡通人物贴纸等。
3. 环境布置:教室布置成温馨的“舞蹈乐园”,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亲切的语言引入主题:“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聪明又可爱的朋友——一休哥。他不仅聪明,还会跳舞哦!我们一起听听他的音乐,看看他跳的是什么舞吧!”
2. 欣赏与感受(8分钟)
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安静聆听。教师可以用语言描述音乐的情绪,如“这段音乐听起来很欢快,像在跳舞一样”。
3. 动作模仿(10分钟)
教师根据音乐节奏,示范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拍手、踏步、转圈等。鼓励幼儿边听音乐边模仿,教师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4. 分组练习(10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尝试跟着音乐做动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调整动作,增强节奏感。
5. 展示与分享(7分钟)
邀请各组轮流展示自己的舞蹈动作,其他幼儿鼓掌鼓励。教师对表现突出的幼儿给予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6.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提问:“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个动作?”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建议家长在家中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听音乐、做动作,增进亲子互动。
四、活动延伸:
1.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音乐播放器和舞蹈道具,供幼儿自由探索。
2. 结合美术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一休哥”和他跳舞的样子。
3.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利用音乐时间,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
五、注意事项:
1. 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幼儿奔跑、拥挤。
2. 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适当调整动作难度,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
3. 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兴趣。
六、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学舞蹈一休哥”为主题,结合音乐和舞蹈元素,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加注重个别指导,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状态,使活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