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mdash及及mdash及中秋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
中秋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与和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结合学校德育教育的需要,特开展以“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二、活动目的:
1. 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习俗及文化内涵;
2. 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表达能力;
4. 弘扬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的传统美德。
三、活动时间:
2025年9月XX日(具体日期根据学校安排)
四、活动地点:
各班级教室
五、参与对象:
全体在校学生
六、活动内容与流程:
1. 开场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中秋节的短片或图片展示,引出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中秋节知识讲解(10分钟)
由教师或学生代表介绍中秋节的起源、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传统习俗(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秋节的文化意义。
3. 小组讨论与分享(15分钟)
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 你家是怎么过中秋节的?
- 你最喜欢中秋节的哪个习俗?为什么?
- 你觉得中秋节有哪些值得传承的地方?
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4. 文化体验活动(20分钟)
- 制作简易月饼:在老师指导下,学生用面粉、糖、油等材料制作简单的月饼模型,体验传统食品的制作过程。
- 写祝福卡:每人写下对家人或朋友的中秋祝福,并互相交换,传递温暖与关爱。
5. 诗词朗诵与歌曲演唱(10分钟)
学生朗诵与中秋相关的古诗,如《静夜思》《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也可合唱《月亮代表我的心》等经典歌曲,营造温馨氛围。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意义,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关注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七、活动准备:
- 教师提前收集相关资料、视频、图片;
- 准备制作月饼所需的材料;
- 安排学生分组并提前布置讨论任务;
- 确保教室布置温馨,营造节日氛围。
八、注意事项:
- 注意食品安全,确保制作月饼的材料干净卫生;
- 活动过程中注意纪律,保证秩序;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九、活动延伸:
建议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过中秋,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并在下次班会上进行分享,形成良好的家校互动。
十、预期效果: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还能在实践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信与家庭观念,为构建和谐校园、弘扬中华文化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