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上册《山行》教学设计x】一、教材分析
《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深秋山林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非常适合三年级学生学习和欣赏。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感受到古诗的语言美,还能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山行》。
- 理解诗句的意思,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情境创设、图文结合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诗人对秋景的热爱,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中描绘的秋日山景。
- 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感悟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多媒体课件、图片、古诗配乐音频、板书设计。
- 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杜牧的简介,准备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播放一段秋天山林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所见景象。
2. 提问:“你见过这样的山景吗?你觉得秋天的山怎么样?”
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秋天山景的古诗——《山行》。”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发音和节奏。
2.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 指名朗读,纠正发音,强调“斜”“远”等字的读音。
4. 学习生字词:如“石径”“白云”“枫林”等,并进行组词练习。
(三)精读品析(15分钟)
1. 分句讲解诗句意思,结合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 “远上寒山石径斜”:远远望去,寒冷的山中有蜿蜒的小路。
- “白云生处有人家”:白云缭绕的地方,隐约可见人家。
- “停车坐爱枫林晚”:停下车子,是因为喜爱傍晚时分的枫林。
- “霜叶红于二月花”:经霜的枫叶比春天的花朵还要红艳。
2. 讨论交流:
- 诗人为什么喜欢这幅秋景?
- 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3. 情境再现:让学生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想象诗中画面。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比较阅读:出示另一首描写秋景的古诗,如《山居秋暝》,引导学生对比阅读。
2. 诗歌创作:鼓励学生模仿《山行》的结构,写一首小诗,描述自己眼中的秋天。
3. 课堂展示:邀请几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点评。
(五)总结升华(5分钟)
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古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2. 引导学生思考:古诗不仅是文字,更是情感的表达。
3. 布置作业:
- 背诵《山行》,并画一幅“山行图”。
- 与家长分享这首诗,谈谈自己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
```
山 行
杜 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文本的理解与情感的体验。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古诗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提升其综合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