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全国卷II卷)语文试题逐题解析】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简称“高考”)于6月7日至8日举行,其中语文科目作为首门考试,备受考生和家长关注。全国卷II卷的语文试卷在命题上延续了近年来的风格,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本文将对2017年全国卷II卷语文试题进行逐题解析,帮助考生深入理解题目考查重点与答题思路。
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题目特点:
本部分考查的是学生对议论文或说明文的理解能力,要求考生能够把握文章主旨、分析论证结构,并准确提取信息。
题型分布:
共3道选择题,每题4分,总分12分;另有一道简答题,分值为5分。
解析要点:
1. 第一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求考生能抓住关键句,判断选项是否符合原文意思。
2. 第二题:涉及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如论点、论据、论证方式等。
3. 第三题:侧重于对作者观点的推断与理解,需要结合上下文进行合理推理。
4. 简答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核心思想的概括能力,要求语言简洁、逻辑清晰。
建议:
考生在做此类题目时,应先通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再逐一分析选项,避免因细节错误而失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题目特点:
文言文阅读仍是语文试卷中的重要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及文意的理解能力。
题型分布:
包括选择题(4小题,每题3分)、翻译题(1题,10分)以及简答题(1题,5分)。
解析要点:
1. 实词与虚词:如“以”、“之”、“其”等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需熟练掌握。
2. 句子翻译:注意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3. 内容理解:通过人物言行、事件发展来把握文章主旨。
建议:
平时应加强文言文积累,尤其要重视课本中的经典篇目,同时多做真题训练,提升语感。
(二)古诗文默写
题目特点:
该部分考查学生对教材中名句的背诵与书写能力,属于基础性题目。
题型分布:
共6小题,每空1分,总分6分。
解析要点:
题目出自《论语》《诗经》《离骚》《赤壁赋》《登高》等经典篇目,考生需准确记忆并规范书写。
建议:
考前应系统复习教材中的必背篇目,确保字迹工整、无错别字。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题目特点:
该部分考查学生对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注重对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主题思想等方面的分析。
题型分布:
包括两道选择题(每题3分),一道简答题(6分)。
解析要点:
1. 选择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艺术手法的理解。
2. 简答题:要求考生能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人物性格、写作手法或表达效果。
建议:
阅读时要注意文本的细节描写、情感表达和语言风格,答题时应紧扣文本,避免主观臆断。
四、语言文字运用
题目特点:
这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包括病句修改、标点符号使用、成语辨析、仿写、图文转换等。
题型分布:
包括选择题、填空题、仿写题、图文转换题等。
解析要点:
1. 病句修改:注意主谓搭配、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等问题。
2. 成语辨析: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与语境匹配。
3. 仿写题:考察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和创造力。
4. 图文转换:要求将图表信息转化为文字描述,注意逻辑性和准确性。
建议:
此部分需多做练习,提高语言敏感度,同时注意审题,避免因粗心而丢分。
五、写作
题目回顾:
2017年全国卷II卷作文题为“‘二战’期间,一名英国军官发现士兵们在战壕中用木板搭成‘桥’,以此来缓解焦虑。有人认为这是心理安慰,也有人认为这是实际的准备。”
写作要求:
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解析要点:
1. 材料分析:材料强调的是“桥”的象征意义,可以解读为心理调节、团队协作、应对压力等多种角度。
2. 立意方向:可以从“心理建设”“精神支撑”“集体智慧”“面对困境的态度”等方面切入。
3. 文体选择:议论文为主,也可适当采用记叙文或散文形式。
建议:
写作时应明确中心论点,结构清晰,论据充分,语言流畅,避免偏题或跑题。
总结
2017年全国卷II卷语文试题整体难度适中,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又强调综合能力的运用。通过对各部分内容的细致解析,可以看出,语文学习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积累,更需要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希望广大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注重方法,夯实基础,提升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