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浣溪沙(middot及渔父》全文及鉴赏)】在宋代词坛中,苏轼以其豪放洒脱的风格独树一帜,而他在词作中也常常展现出对自然、人生以及隐逸生活的向往。《浣溪沙·渔父》便是其中一首颇具意境的作品,虽篇幅短小,却蕴含深远,展现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纷扰的淡然态度。
原文:
浣溪沙·渔父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
山脚下兰草刚刚萌芽,浸润在清澈的小溪中;松林间的小路干净得没有一点泥土。傍晚时分,细雨纷纷,杜鹃鸟在远处啼叫。
谁说人老了就不能再年轻?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流去!不要因为年老就感叹时光流逝。
赏析:
这首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当时他虽身处逆境,但并未沉沦,而是以豁达的心态面对人生起伏。全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他对生命的乐观态度和对时间流逝的超然理解。
上片写景:
“山下兰芽短浸溪”,描绘出初春时节兰草初生、溪水潺潺的景象,清新而富有生机。“松间沙路净无泥”则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宁静、整洁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而“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则为画面增添了一丝凄清与悠远,使整首词既有自然之美,又带有一丝淡淡的哀愁。
下片抒情:
“谁道人生无再少?”这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苏轼以反问的方式,表达出他对生命不息、青春可再的信念。紧接着,“门前流水尚能西!”用自然现象来比喻人生,说明即使年岁增长,只要心怀希望,依然可以拥有新的开始。最后“休将白发唱黄鸡”则是对那些因年老而悲观的人的一种劝诫,鼓励人们积极面对生活,不要被岁月所束缚。
艺术特色:
1. 情景交融:全词以景入情,借自然之景表达内心情感,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效果。
2. 哲理深刻: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引申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苏轼旷达超脱的思想境界。
3. 语言简练:全词语言质朴自然,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却能引发读者深思。
结语:
《浣溪沙·渔父》不仅是苏轼对自然之美的礼赞,更是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诠释。它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应保持一颗豁达的心,珍惜当下,勇敢前行。正如那句“门前流水尚能西”,人生虽有尽头,但希望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