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知识点列表归纳(8页)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知识点列表归纳(8页),快急死了,求正确答案快出现!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2 19:35:43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知识点列表归纳(8页)】在八年级上册的语文学习中,第一课通常是学生进入新阶段学习的重要起点。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本课内容,以下是对该课知识点的系统归纳与整理,涵盖课文内容、语言表达、写作技巧、文学常识等多个方面,便于复习和巩固。

一、课文内容梳理

1. 文章标题与作者

- 《背影》

- 作者:朱自清

2. 文章背景简介

-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其作品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质朴的语言风格著称。

- 本文写于1925年,是作者回忆父亲送别自己时的情景,表达了对父爱的深切怀念。

3. 主要内容概括

- 文章通过描写父亲送别“我”时的背影,展现了父亲深沉而含蓄的爱。

- 作者通过对父亲动作、语言的细致描写,传达出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感。

二、重点字词积累

| 序号 | 生字 | 拼音 | 释义 |

|------|------|------|------|

| 1| 蹒跚 | pán shān | 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

| 2| 簌簌 | sù sù | 形容风吹叶子的声音 |

| 3| 惨淡 | cǎn dàn | 凄凉冷落;暗淡无光 |

| 4| 奔丧 | bēn sàng | 回家办理丧事 |

| 5| 颓唐 | tuí táng | 精神不振,情绪低落 |

三、语句理解与赏析

1. 关键句子分析

-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大帽,穿着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 这句话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父亲年老体弱,但依然坚持为儿子做事的深情。

-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 动作描写生动形象,体现出父亲的辛劳与无私。

2.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他的背影混入来往的人群中,再也找不着了。”

- 将“背影”比作融入人群中的身影,象征着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

- 细节描写:通过对父亲动作、衣着的细致刻画,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

四、写作特色与表达方式

1. 语言风格

- 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打动人心。

2. 结构特点

- 采用倒叙手法,先写“我”看到父亲的背影,再回忆往事,使文章层次分明,情感递进。

3. 主题思想

- 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沉爱意的感激与怀念,也反映了亲情的伟大与珍贵。

五、文学常识拓展

- 朱自清代表作品

- 《荷塘月色》《春》《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 现代散文的特点

- 语言简练,感情真挚,注重细节描写,常以个人生活经历为题材。

- 散文与记叙文的区别

- 散文更注重情感表达与意境营造,而记叙文则侧重事件的叙述与时间顺序。

六、阅读理解与思考题

1. 为什么作者特别关注父亲的“背影”?

- 因为“背影”是父亲关爱与牺牲的象征,体现了深深的父爱。

2. 文章结尾提到“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的背影”,这说明了什么?

- 表明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从未减弱,情感深刻而持久。

3. 你如何理解“父爱如山”这句话?

- 父爱像山一样厚重、沉默,但却给予我们无限的支持与力量。

七、写作训练建议

1. 仿写练习

- 以“我的父亲”为题,模仿本文的描写手法,写出自己对父亲的感受。

2. 片段写作

- 描写一个日常生活中让你感动的瞬间,注意使用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

3. 读后感写作

- 写一篇关于《背影》的读书心得,谈谈你对亲情的理解与感悟。

八、总结与复习要点

- 掌握课文内容及主旨思想

- 理解并积累重点字词与修辞手法

- 学会分析文章结构与写作特色

-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与写作表达水平

- 深刻体会亲情的重要性,增强情感认知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系统归纳,希望同学们能够全面掌握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的核心内容,并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巩固与提升。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