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在线等,求秒回,真的十万火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2 22:46:15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 了解课文描述的乡村小学的美丽环境和孩子们快乐学习的情景。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并进行合理联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 引导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环境,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乡村小学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 掌握文中的描写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语言感受力。

三、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所体现的和谐与美好。

- 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深度思考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相关图片资料。

- 学生:预习课文,标出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5分钟)

- 展示几张乡村小学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谈感受。

- 提问:“你见过这样的学校吗?你觉得它和我们现在的学校有什么不同?”

- 引出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激发学生兴趣。

2. 初读课文(10分钟)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生字词。

- 教师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帮助学生正音。

- 重点讲解“铜钟、招引、安静、读书声”等词语,指导书写。

3. 整体感知(10分钟)

- 提问:“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吗?”

- 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如“那里的孩子特别爱上学”,“上课时,窗外很安静”。

4. 合作探究(10分钟)

- 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大青树”象征着什么?“小学”又代表了什么?

- 鼓励学生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对“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想象。

5. 小结与作业(5分钟)

- 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大青树下的小学”是自然与人文融合的美好场景。

- 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并试着用一段话描述自己心中理想的学校。

第二课时

1. 复习导入(5分钟)

-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进行听写练习。

- 回顾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什么样的。

2. 精读品析(15分钟)

- 逐段分析课文,重点讲解描写环境和人物的句子。

- 引导学生发现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如“铜钟敲响了,同学们像小鸟一样飞进校园”。

- 讨论:“为什么说‘同学们像小鸟一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 情感体验(10分钟)

- 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学生闭眼想象“大青树下的小学”景象。

-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鼓励他们用生动的语言表达。

4. 拓展延伸(10分钟)

- 提问:“如果你是这所学校的学生,你会怎样度过一天?”

- 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堂场景,增强参与感。

5. 总结升华(5分钟)

- 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主题:大自然与教育的和谐统一。

- 鼓励学生珍惜当下,努力学习,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六、板书设计:

```

大青树下的小学

——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1. 环境优美:大青树、操场、教室

2. 学生快乐:读书声、欢笑声

3. 作者情感:热爱、赞美

```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朗读与感悟,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字之美。通过情境创设和互动交流,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参与度。今后可进一步加强写作训练,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