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培养方案-清华大学自动化系-20211013122703】在高等教育不断深化与科技创新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始终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科研人才。为适应新时代对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新要求,自动化系结合学科发展趋势与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博士生培养方案》,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化、专业化、个性化的学术成长路径。
本培养方案以“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为核心理念,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跨学科融合与前沿技术探索。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严谨的科研训练以及多元化的学术交流平台,帮助博士生构建扎实的知识体系,提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在课程结构上,本方案设置了基础理论课、专业核心课及选修课程,涵盖控制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系统工程、模式识别等多个研究方向。同时,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自主设计研究计划,参与高水平科研项目,提升学术素养与创新能力。
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博士生教育的重点环节。本方案要求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围绕某一具体研究领域,开展深入系统的科研工作,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或会议上发表研究成果。此外,学校还鼓励博士生参与国际合作项目,拓展学术视野,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学术指导方面,实行“双导师制”或“导师小组制”,由校内导师与校外专家共同指导,确保学生在学术研究过程中获得全方位的支持与指导。同时,定期组织学术讲座、研讨会及论文写作辅导,帮助学生掌握学术规范,提高科研水平。
此外,本培养方案还注重博士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学术道德、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提升。通过参与课题组活动、承担教学任务、组织学术会议等方式,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领导力,为其未来在学术界或产业界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博士生培养方案——清华大学自动化系——20211013122703》不仅是一份指导性文件,更是推动博士生全面发展的行动指南。它体现了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在博士教育方面的理念与实践,也为国家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