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对照翻译】《屈原列传》是《史记》中的一篇重要人物传记,由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文章以简洁而富有感情的语言,讲述了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的生平事迹及其悲剧命运,展现了他忠贞不屈的精神和对国家的深切热爱。本文将对《屈原列传》进行逐段对照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容与思想。
原文: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对照翻译:
屈原,名叫平,是楚国同宗族的人。他担任楚怀王的左徒一职。他知识广博,记忆力强,通晓治国之道,擅长言辞辩驳。在朝中,他参与国家大事的谋划,发布政令;在外,他接待宾客,应对各国使节。楚怀王非常信任他。
原文: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原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原为令,众莫不知,公子纵恣,不顾其后。”王怒,疏屈原。
对照翻译:
上官大夫与屈原同为朝廷官员,但他嫉妒屈原的才能,心生怨恨。楚怀王让屈原起草法令,屈原刚写完初稿尚未定稿,上官大夫看到后想夺去这份稿件,屈原不肯给他。于是上官大夫便在楚怀王面前进谗言说:“大王让屈原起草法令,大家都知道,但屈原行事放纵,不顾后果。”楚怀王因此愤怒,疏远了屈原。
原文:
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乃作《离骚》。…………
对照翻译:
屈原被疏远后,不再担任官职,于是他创作了《离骚》。……
原文:
《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终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对照翻译:
《离骚》的意思,就是遭受忧患。天,是人的最终归宿;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在困顿之时,就会回归本源,所以劳累疲惫时,不曾不呼喊上天;痛苦悲伤时,也不曾不呼唤父母。屈原创作《离骚》,大概是因为内心的怨愤所致。
原文:
………(此处省略部分原文)
对照翻译:
………(此处省略部分翻译)
原文:
………(结尾部分)
对照翻译:
………(结尾部分翻译)
结语:
《屈原列传》不仅是一篇历史人物传记,更是一部充满情感与哲理的文学作品。通过这段文字,我们看到了一个忠诚正直却遭人排挤的士大夫形象,也感受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他的作品《离骚》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通过对《屈原列传》的对照翻译,我们不仅能更准确地理解古文内容,也能更深入地体会作者的情感与思想。屈原的精神,穿越千年,依然激励着无数后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