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册第二章单元过关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水结冰
B. 火箭升空
C. 铁钉生锈
D. 电灯发光
2. 在物理学中,我们通常用“速度”来描述物体的( )
A. 路程长短
B. 运动快慢
C. 加速度大小
D. 受力情况
3.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
A. 一定相等
B. 可能不等
C. 与时间无关
D. 与速度无关
4. 一个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它的平均速度是指( )
A. 最大速度
B. 最小速度
C. 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D. 各段时间内的速度之和
5. 下列单位中,属于速度单位的是( )
A. 米/秒
B. 千克
C. 牛顿
D. 秒
6. 小明从家到学校走了3公里,用了30分钟,他的平均速度是( )
A. 10米/秒
B. 5米/秒
C. 2米/秒
D. 1米/秒
7. 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若它在10秒内通过了100米,那么它的速度是( )
A. 10米/秒
B. 20米/秒
C. 50米/秒
D. 100米/秒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是标量
B. 速度是矢量
C. 位移是标量
D. 路程是矢量
9. 一个物体在10秒内沿直线运动,前5秒的速度是2m/s,后5秒的速度是4m/s,则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2m/s
B. 3m/s
C. 4m/s
D. 5m/s
10.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甲车速度为60km/h,乙车速度为50km/h,那么经过1小时后,甲车比乙车多行驶( )
A. 5km
B. 10km
C. 15km
D. 20km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________。
2. 速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
3. 一个物体在10秒内通过了200米,它的速度是________m/s。
4. 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共同构成了________。
5.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是________的。
6. 一位同学跑完100米用了10秒,他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7. 如果一个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不变,这种运动称为________。
8.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________,而位移是物体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________。
9. 在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时,可以比较它们的________或________。
10. 速度公式是v = 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 什么是机械运动?举例说明。
2. 为什么说速度是矢量?请解释。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一辆自行车以5m/s的速度匀速前进,求它在1分钟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 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全程为200公里,用了2小时,求这列火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五、综合应用题(10分)
小明骑自行车从家出发去学校,全程3公里,他前半段路程以2m/s的速度骑行,后半段路程以3m/s的速度骑行,求他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供教师使用)
一、选择题
1. B2. B3. A4. C5. A
6. D7. A8. B9. B10. B
二、填空题
1. 机械运动2. 米/秒3. 204. 速度5. 不变
6. 107. 匀速直线运动8. 长度、矢量9. 速度、时间10. s/t
三、简答题
1. 机械运动是指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例如:汽车行驶、人走路等。
2. 因为速度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所以它是矢量。例如:向东行驶和向西行驶,即使速度大小相同,方向不同,也是不同的速度。
四、计算题
1. s = v × t = 5m/s × 60s = 300m
2. v = s/t = 200km / 2h = 100km/h
五、综合应用题
设总路程为s,前半段路程为s/2,后半段也为s/2。
t1 = (s/2) / 2 = s/4
t2 = (s/2) / 3 = s/6
总时间 t = s/4 + s/6 = (3s + 2s)/12 = 5s/12
平均速度 v = s / t = s / (5s/12) = 12/5 = 2.4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