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案7课间十分钟(第二课时)(免费)】在小学低年级的德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集体意识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本节课《课间十分钟》作为“课间活动”主题的延续,旨在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课间时间,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增强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
本课为第二课时,主要围绕“如何度过一个有意义的课间十分钟”展开。通过情境模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间活动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活动方式和注意事项。
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先回顾第一课时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课间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追逐打闹、不遵守秩序等。接着,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课间喜欢做什么,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引导他们思考:哪些活动是安全的?哪些活动可能会带来危险?
随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跳绳、画画、讲故事等),设计一个简单的活动方案,并派代表进行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关注合作、轮流、礼貌等社交技能,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此外,还可以引入一些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如某位同学因为玩得太兴奋而受伤,或者因为没有遵守规则而影响了其他同学的活动。通过这些案例,让学生认识到遵守纪律和注意安全的重要性。
最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制定一份“课间文明公约”,内容包括:不奔跑、不吵闹、不打扰他人、主动帮助同学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中增强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本节课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强调行为习惯的养成。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如何更好地利用课间时间,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温馨提示: 本教案内容可免费使用,适用于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实践,欢迎广大教师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