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里的10个成语】《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名篇,全文以描绘滁州山水和游人之乐为主线,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在文章中,不仅有丰富的描写,还蕴含了许多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的成语。这些成语不仅体现了作者的语言艺术,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人生和情感的深刻理解。
以下是对《醉翁亭记》中出现的10个成语的总结,并附上表格形式的展示:
一、成语总结
1. 醉翁之意不在酒
原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含义:表面上说的是喝酒,实际上另有目的或心思。现多用于形容人做事不直接表达本意,而是另有用意。
2. 山光水色
原文:“山光水色,四时之景不同。”
含义:形容山水景色美丽。现在常用来赞美风景优美。
3. 觥筹交错
原文:“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含义: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场面热闹。现多用于描述聚会饮酒的热烈气氛。
4. 峰回路转
原文:“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含义:山势曲折,道路转弯。比喻事情发展出人意料,或环境变化多端。
5. 野芳发而幽香
原文:“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含义:野花开放散发清香。现多用于描写春天的景象,强调自然之美。
6. 风霜高洁
原文:“风霜高洁,水落石出。”
含义:风清霜冷,气候干燥。现多用于形容秋日的清爽与明朗。
7. 鸣声上下
原文:“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含义:鸟儿在树上飞来飞去,叫声不断。现多用于描绘自然中的生机与和谐。
8. 觥筹满堂
原文:“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含义:酒杯和酒筹摆满厅堂,形容宴会热闹。现多用于描写喜庆场合的热闹场景。
9. 醉里挑灯看剑(注:此句虽非出自《醉翁亭记》,但常被误认为是其中内容)
虽不是《醉翁亭记》原文,但因“醉”字频繁出现,常被误传为其中成语。实际出自辛弃疾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0. 林壑尤美
原文:“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含义:树林和山谷特别美丽。现多用于形容风景秀丽的地方。
二、表格展示
成语 | 出处 | 原文句子 | 含义说明 |
醉翁之意不在酒 | 《醉翁亭记》 |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表面意思与实际目的不符 |
山光水色 | 《醉翁亭记》 | “山光水色,四时之景不同。” | 形容山水美景 |
觥筹交错 | 《醉翁亭记》 | “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 宴会热闹,酒杯交错 |
峰回路转 | 《醉翁亭记》 |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 山势曲折,道路转折 |
野芳发而幽香 | 《醉翁亭记》 |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 野花盛开,香气四溢 |
风霜高洁 | 《醉翁亭记》 | “风霜高洁,水落石出。” | 秋天风清霜冷,气候清爽 |
鸣声上下 | 《醉翁亭记》 |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鸟鸣不断,环境生机勃勃 |
觥筹满堂 | 《醉翁亭记》 | “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 宴会热闹,酒杯满桌 |
林壑尤美 | 《醉翁亭记》 | “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 树林山谷特别美丽 |
醉里挑灯看剑 | 非《醉翁亭记》原文 | 误传为出自《醉翁亭记》 | 实际出自辛弃疾词作 |
通过以上总结可以看出,《醉翁亭记》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文中所蕴含的成语,至今仍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展现出古人的智慧与语言魅力。
以上就是【醉翁亭记里的10个成语】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