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同伐异什么意思】“党同伐异”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种偏袒同类、排斥异己的行为。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夫毁誉之来,必有所由;党同伐异,未有不招怨者也。”意思是:对与自己观点相同的人加以庇护,对持不同意见的人则进行攻击和排斥。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党同伐异 |
拼音 | dǎng tóng fá yì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释义 | 偏袒同类,排斥异己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某种不公正的立场或行为 |
近义词 | 结党营私、拉帮结派 |
反义词 | 公正无私、求同存异 |
二、成语背景与使用场景
“党同伐异”最早出现在古代文献中,用来形容政治斗争中的派系行为。在现代,这一成语多用于批评某些人或组织在处理问题时,只支持与自己立场一致的人或观点,而对持不同意见者进行打压或排斥。
例如,在学术讨论中,如果一方只接受自己的观点,拒绝听取他人意见,就可能被指责为“党同伐异”。
三、现实应用举例
场景 | 描述 |
政治领域 | 某些政党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对反对声音进行压制 |
工作环境 | 部门内部形成小圈子,排挤外来人员 |
学术争论 | 研究者只认可自己的理论,否定他人的研究成果 |
四、注意事项
虽然“党同伐异”带有明显的贬义,但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也可能出于保护自身利益或维护团队统一的目的而采取类似行为。因此,在使用这一成语时,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褒贬色彩。
五、总结
“党同伐异”强调的是偏见与排他性,是一种不公正的行为表现。在现代社会中,倡导开放、包容和理性沟通的态度更为重要。避免“党同伐异”,有助于构建更加公平、理性的社会环境。
以上就是【党同伐异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