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汗流浃背成语典故

2025-09-18 03:05:55

问题描述:

汗流浃背成语典故,急!求解答,求别忽视我的问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8 03:05:55

汗流浃背成语典故】“汗流浃背”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形容人在极度紧张、劳累或炎热的情况下,汗水湿透了衣服。这个成语不仅形象生动,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一、成语释义

成语 汗流浃背
拼音 hàn liú jiā bèi
解释 形容非常出汗,汗水湿透了衣服,多用于形容人因紧张、劳累或炎热而大量出汗的状态。
出处 《后汉书·王符传》
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也可口语使用,常用于描述人在极端情况下身体反应。

二、成语来源与典故

“汗流浃背”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原文如下:

> “符少有大志,不事产业,家贫,常自炊,食不暇饱,至夜则燃柴以照明,其勤苦如此。时人谓之‘汗流浃背’。”

这段文字讲述的是王符年少时勤奋苦读,生活清苦,常常到深夜还在点灯读书,因此被人们称为“汗流浃背”。这里的“汗流浃背”并非字面意思上的出汗,而是用来形容他刻苦学习、努力不懈的精神状态。

后来,“汗流浃背”逐渐演变为一个形容人因紧张、劳累或炎热而出汗的成语,并广泛应用于文学和日常表达中。

三、成语的现代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汗流浃背”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 描述工作辛苦:如:“他为了完成项目,连续加班几天,终于把任务完成了,真是汗流浃背。”

2. 形容天气炎热:如:“今天天气太热了,出门走几步就汗流浃背。”

3. 表现紧张情绪:如:“他在台上演讲时,紧张得汗流浃背。”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含义 与“汗流浃背”的关系
汗如雨下 出汗非常多,像下雨一样 与“汗流浃背”意思相近,但更强调“多”
气喘吁吁 呼吸急促,表示劳累 侧重于呼吸,而非出汗
精疲力竭 非常疲劳,没有力气 强调体力耗尽,可能伴随出汗

五、总结

“汗流浃背”这一成语,从最初的形容刻苦学习,到如今广泛用于描述各种出汗的情境,体现了汉语成语的丰富性和灵活性。它不仅是一个生动的描写工具,也承载着古代文人的精神风貌。通过了解它的出处和演变,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汉语文化的深度与广度。

以上就是【汗流浃背成语典故】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