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字子明文言文注释】吕蒙,字子明,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重要将领。他原本出身寒微,不喜读书,后来在孙权的劝导下发奋学习,最终成为一代名将,留下“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典故。以下是对《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中有关“吕蒙字子明”相关文言文内容的注释与总结。
一、原文节选(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不修书传,好为侠,不为乡里所重。后遂折节读书,每有警策,必手自抄录。尝谓人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二、文字注释
文言词语 | 现代汉语解释 | 出处 |
吕蒙 | 人名,东吴名将 |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
字子明 | 古代男子成年后取的表字,“子明”意为“有德之人” | 《三国志》 |
汝南富陂 | 地名,今河南境内 | 《三国志》 |
少不修书传 | 年轻时没有认真研读经书 | 《三国志》 |
好为侠 | 喜欢行侠仗义,行为豪放 | 《三国志》 |
不为乡里所重 | 不被同乡人看重 | 《三国志》 |
折节读书 | 改变原来的作风,开始专心读书 | 《三国志》 |
每有警策 | 每次看到有启发性的句子 | 《三国志》 |
必手自抄录 | 一定会亲手抄写下来 | 《三国志》 |
士别三日 | 有学问的人分别三天 | 《三国志》 |
当刮目相待 | 应该用新的眼光看待他 | 《三国志》 |
三、
吕蒙原本并不以文才著称,而是以勇武闻名。然而,在孙权的鼓励下,他开始努力学习,逐渐成长为一位有谋略、有胆识的将领。他的转变不仅体现在个人修养上,更影响了当时的社会风气,成为“学而能成”的典范。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句话,不仅是对吕蒙个人成长的肯定,也表达了对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理解。这一典故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寓意一个人即使起点低,只要肯努力,也能实现自我突破。
四、小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人物 | 吕蒙,字子明,东吴名将 |
出身 | 汝南富陂人,早年不喜读书 |
转变 | 在孙权劝导下,刻苦学习 |
典故 |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
影响 | 成为“学而能成”的典范,激励后人 |
精神 | 励志、进取、知错能改 |
通过以上注释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吕蒙的成长历程及其历史意义。他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记载,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值得后人深思与学习。
以上就是【吕蒙字子明文言文注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