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归纳法典型例题】数学归纳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证明方法,常用于证明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其基本思想是通过两个步骤来完成:基础步和归纳步。基础步验证命题在最小的自然数(通常是1)时成立;归纳步则假设命题在某个自然数k时成立,并据此证明它在k+1时也成立。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归纳法的应用,下面总结了几道典型的例题,并附上详细的解答过程和答案表格。
一、例题1: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命题:对任意正整数n,有
$$
1 + 2 + 3 + \cdots + n = \frac{n(n+1)}{2}
$$
证明:
- 基础步:当n=1时,左边为1,右边为$\frac{1(1+1)}{2} = 1$,成立。
- 归纳步:假设当n=k时成立,即
$$
1 + 2 + \cdots + k = \frac{k(k+1)}{2}
$$
则当n=k+1时,左边为
$$
1 + 2 + \cdots + k + (k+1) = \frac{k(k+1)}{2} + (k+1) = \frac{(k+1)(k+2)}{2}
$$
与右边一致,故命题成立。
二、例题2:平方和公式
命题:对任意正整数n,有
$$
1^2 + 2^2 + \cdots + n^2 = \frac{n(n+1)(2n+1)}{6}
$$
证明:
- 基础步:n=1时,左边为1,右边为$\frac{1×2×3}{6} = 1$,成立。
- 归纳步:假设n=k时成立,即
$$
1^2 + 2^2 + \cdots + k^2 = \frac{k(k+1)(2k+1)}{6}
$$
当n=k+1时,左边为
$$
\frac{k(k+1)(2k+1)}{6} + (k+1)^2 = \frac{(k+1)[k(2k+1) + 6(k+1)]}{6}
$$
化简得:$\frac{(k+1)(2k^2 + 7k + 6)}{6} = \frac{(k+1)(k+2)(2k+3)}{6}$,成立。
三、例题3:不等式证明
命题:对任意正整数n ≥ 2,有
$$
2^n > n^2
$$
证明:
- 基础步:n=2时,左边为4,右边为4,不成立。但n=3时,左边为8,右边为9,也不成立。
但n=4时,左边为16,右边为16,仍不成立。
n=5时,左边为32,右边为25,成立。
所以应从n=5开始验证。
- 归纳步:假设n=k ≥ 5时成立,即$2^k > k^2$。
则当n=k+1时,左边为$2^{k+1} = 2 \cdot 2^k > 2k^2$。
要证明$2k^2 > (k+1)^2$,即$2k^2 > k^2 + 2k + 1$,即$k^2 - 2k -1 > 0$,当k≥5时成立。
四、例题4:数列通项公式
命题:设数列$a_n$满足$a_1 = 1$,$a_{n+1} = a_n + 2n$,证明:
$$
a_n = n^2
$$
证明:
- 基础步:n=1时,a₁=1,右边为1²=1,成立。
- 归纳步:假设n=k时成立,即$a_k = k^2$。
则$a_{k+1} = a_k + 2k = k^2 + 2k = (k+1)^2$,成立。
五、例题5:组合数性质
命题:对任意正整数n,有
$$
\sum_{k=0}^{n} \binom{n}{k} = 2^n
$$
证明:
- 基础步:n=1时,$\binom{1}{0} + \binom{1}{1} = 1 + 1 = 2 = 2^1$,成立。
- 归纳步:假设n=k时成立,即$\sum_{i=0}^{k} \binom{k}{i} = 2^k$。
则当n=k+1时,利用二项式定理或递推关系可得:
$\sum_{i=0}^{k+1} \binom{k+1}{i} = 2^{k+1}$,成立。
典型例题总结表
题号 | 命题内容 | 是否成立 | 说明 |
1 |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 成立 | 数学归纳法直接适用 |
2 | 平方和公式 | 成立 | 通过归纳法逐步推导 |
3 | 不等式 $2^n > n^2$ | 成立 | 从n=5开始验证 |
4 | 数列通项公式 $a_n = n^2$ | 成立 | 递推关系下成立 |
5 | 组合数总和等于 $2^n$ | 成立 | 二项式定理支持 |
通过以上例题可以看出,数学归纳法不仅适用于数列、公式、不等式等常见问题,还可以用于更复杂的组合数、递推关系等问题。掌握这一方法,有助于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以上就是【数学归纳法典型例题】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