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三年级课文原文】《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五蠹》,讲述了一个农夫偶然捡到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后,不再耕种,每天守在树桩旁等待再次捡到兔子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指望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成功。
一、课文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韩非子·五蠹》 |
| 作者 | 韩非(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
| 体裁 | 寓言故事 |
| 主要内容 | 农夫因一次偶然得到兔子,便放弃耕作,天天守在树桩旁,结果一无所获。 |
| 寓意 | 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要脚踏实地,勤奋劳动。 |
| 关键词 | 偶然、侥幸、懒惰、失败、努力 |
| 适用年级 | 三年级语文教材 |
二、课文原文(节选)
从前,有一个农夫,在田里耕作。一天,他正在干活,突然看见一只野兔撞在树桩上,死了。他非常高兴,就把兔子带回家,吃了。从那以后,他不再耕种,每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再捡到兔子。可是,再也没有兔子来撞树桩了,他的庄稼也荒废了,最后饿得连饭都吃不上。
三、教学建议
1. 理解寓意:引导学生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明白不能依赖运气,要靠努力。
2. 朗读训练:通过朗读体会故事的趣味性与教育意义。
3.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4. 联系实际:鼓励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说说自己有没有“守株待兔”的行为。
四、拓展思考
- 如果你是那个农夫,你会怎么做?
- 你有没有遇到过“偶然的成功”?你是怎么处理的?
- 你觉得“守株待兔”在现代社会中还有没有类似的例子?
结语
《守株待兔》虽然简短,但寓意深刻。它提醒我们: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收获成果。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勤劳的人,不依赖运气,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
以上就是【守株待兔三年级课文原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