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信息检索与分析技术
课程代码:XXX-XXXXX
学分:3
总课时:48(其中理论课时:36,实践课时:12)
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
二、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检索与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处理信息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信息资源的特点及分布规律,熟悉各种信息检索工具和技术,并具备对复杂信息进行有效分析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掌握主流的信息检索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2. 能力目标: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检索工具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信息获取效率。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其终身学习意识。
四、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信息检索基础
- 信息的概念与特性
- 信息资源的分类与评价标准
- 信息检索模型简介
第二部分:信息检索技术
- 布尔逻辑检索
- 截词检索与位置检索
- 自然语言处理在信息检索中的应用
第三部分:具体检索工具介绍
- 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 数据库资源的利用方法
- 特定领域信息检索案例分析
第四部分:信息分析与利用
- 数据可视化技术
- 文本挖掘基础
- 知识图谱构建流程
五、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学生参与互动交流,激发学习兴趣。
六、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30%)+ 期中考试(20%)+ 实验报告(20%)+ 期末考试(30%)
七、教材与参考书目
主教材:
- 《信息检索导论》,张三等编著,出版社A,出版年份B。
参考书目:
- 《现代信息检索技术》,李四著,出版社C,出版年份D。
- 《大数据时代的知识发现》,王五编,出版社E,出版年份F。
八、备注
本大纲根据最新教育理念制定,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而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如有变动,请以学校正式通知为准。
---
以上即为《信息检索与分析技术》课程的教学大纲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