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出自《资治通鉴》中的成语

2025-05-13 18:35:55

问题描述:

出自《资治通鉴》中的成语,有没有人理理我?急需求助!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3 18:35:55

《资治通鉴》,这部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史书,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瑰宝,也是汉语成语的重要来源之一。在这部浩瀚的巨著中,许多成语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生动的形象流传至今,成为人们日常交流中的常用语。

“事半功倍”便是其中的一个经典例子。这个成语源自《资治通鉴·卷二十九》:“若能修德以应天心,则事半而功倍矣。”它比喻做事方法得当,能够以较少的努力获得较大的成效。在现代生活中,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事半功倍”的理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另一个广为人知的成语是“唇亡齿寒”。这一成语出自《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四》:“夫秦、赵不相睦,则两国之兵必俱起矣。唇亡则齿寒,其势然也。”它用来形容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失去一方会连带影响到另一方。在国际关系或团队合作中,这一成语常常被引用,提醒人们要注重整体利益与长远发展。

此外,“百依百顺”也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成语,来源于《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七》:“太后慈爱,每有所欲,必百依百顺。”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对某人完全服从,毫无违抗之意。虽然现代社会倡导平等与独立,但在特定场合下,“百依百顺”仍不失为一种表达尊重与理解的方式。

《资治通鉴》中的成语远不止这些,它们或蕴含哲理,或描绘情感,或反映历史事件。通过这些成语,我们可以窥见古人的智慧与情怀,也能从中汲取生活的启示。正因如此,《资治通鉴》不仅是历史研究的珍贵资料,更是语言文化的宝贵财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