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行政管理和监督体系中,巡查整改作为推动问题发现、落实责任、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手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巡查整改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需引起重视并加以改进。
首先,部分单位对巡查整改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一些单位在接到整改通知后,仅停留在表面应对,未能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导致整改措施流于形式,难以真正解决问题。这种现象不仅削弱了巡查工作的权威性,也影响了整体治理效果。
其次,整改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上热下冷”的情况。上级部门高度重视,但基层单位在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与指导,导致整改措施难以落地。部分责任人对自身职责认识不清,存在推诿扯皮的现象,使得整改工作推进缓慢,甚至出现“整改一阵风,过后又反弹”的情况。
再次,整改机制不健全,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目前,多数单位在整改过程中往往采取“就事论事”的方式,缺乏对同类问题的归纳总结和长效机制的建立。一旦问题被整改完毕,相关制度和流程并未随之完善,导致类似问题反复出现,影响了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此外,信息沟通不畅也是制约整改成效的重要因素。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若不能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或在整改过程中缺乏有效沟通,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重复劳动。同时,公众参与度不高,缺乏社会监督,也使得整改工作难以形成合力。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各级单位应充分认识到巡查整改的重要性,把整改工作作为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杜绝应付心理。
二是健全整改机制,推动长效管理。要注重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建立问题分类处理、整改跟踪问效、结果公开透明的机制,确保整改措施落到实处,并形成长效化、制度化的管理体系。
三是加强监督问责,确保整改到位。应建立健全督查机制,对整改不力、敷衍塞责的行为进行严肃问责,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效应,推动整改工作取得实效。
四是加强信息共享,提升协同效率。应打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问题发现、整改落实、结果反馈的闭环管理,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五是鼓励社会参与,构建多元监督体系。通过多种渠道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监督,拓宽问题反映渠道,增强整改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总之,巡查整改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不断优化机制、压实责任、提升效能,才能真正实现以巡促改、以改促治的目标,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