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剥脱性唇炎30例】剥脱性唇炎是一种以唇部皮肤干燥、脱屑、皲裂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常因气候干燥、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下降或局部刺激等因素诱发。临床治疗中,西医多采用外用保湿剂、糖皮质激素及抗感染药物等方法,但部分患者存在反复发作、依赖性强等问题。近年来,中医药在该病的治疗中展现出独特优势,尤其在调理体质、改善内环境方面效果显著。
本文旨在探讨沙参麦冬汤加减在剥脱性唇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选取30例确诊为剥脱性唇炎的患者,给予以沙参麦冬汤为基础方进行辨证施治,根据患者具体症状进行加减调整,如伴有口干舌燥者可加石斛、玉竹;若见唇部红肿疼痛者,可加入生地、丹皮等清热凉血之品;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者,则可配伍白术、茯苓等健脾和胃之药。
治疗周期为4周,期间定期随访,记录患者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显示,30例患者中,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0%。多数患者在服药后唇部干燥、脱屑等症状明显缓解,且未出现明显副作用,说明该方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从中医角度看,剥脱性唇炎多属“唇风”、“口疮”范畴,病机多与肺胃阴虚、津液不足有关。沙参麦冬汤出自《温病条辨》,原用于治疗肺胃阴伤、津液不足所致的干咳、咽痛等症,其组方以沙参、麦冬、玉竹等滋阴润燥之品为主,配合甘草调和诸药,具有养阴生津、清肺润燥之功效。通过加减配伍,可更好地适应个体差异,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综上所述,沙参麦冬汤加减在治疗剥脱性唇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尤其适用于肺胃阴虚型患者。未来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开展多中心研究,以更全面评估其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更多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