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古柏行》全诗赏析及翻译】《古柏行》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属于其咏物抒怀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古柏”为题,借古柏之形、之志,寄托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自身理想抱负的感慨。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甫诗歌中一贯的沉郁顿挫风格。
全诗原文:
杜甫《古柏行》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叶苍苍鸟窠密。
上有青冥天,下有白浪水。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失。
忆昨路绕锦江,春日烟波万里长。
中有孤松,不为风霜改。
千秋万代人,谁识此心坚。
我欲因之问寥廓,何当共此百年身。
译文:
在诸葛亮庙前有一株古老的柏树,枝叶繁茂,鸟巢密布。
它上面直指青天,下面紧邻白浪翻滚的江水。
露水沉重,飞鸟难以高飞;风声嘈杂,声音容易消散。
回忆起当初沿着锦江而行,春天的烟波浩渺,万里无边。
其中有一棵孤独的松树,不因风霜而改变姿态。
千年万代的人们,谁能真正理解它的坚定之心?
我想借此询问广阔的天地,何时能与它共享百年的时光。
赏析:
《古柏行》表面上写的是古柏的坚韧与孤高,实则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理想和家国情怀的深切思考。诗中“孤松”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也暗喻杜甫自己虽身处逆境,仍坚守信念、不改初心。
首联描绘古柏所处的环境:高耸入云,根深蒂固,周围有鸟巢,显得生机盎然。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一种精神象征。接着,诗人通过“露重”、“风多”等意象,暗示外界的艰难与挑战,但古柏依旧挺立,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中间部分回忆往昔,用“锦江”、“烟波”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开阔辽远的意境,与古柏的孤高形成对比,进一步突出其独特之处。最后两句“千秋万代人,谁识此心坚”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也透露出他对自身理想的坚持与孤独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却不失厚重,充分体现了杜甫“诗史”与“诗圣”的双重地位。他不仅是一位观察者,更是时代的见证者与思想的传递者。
总结:
《古柏行》通过对古柏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理想、历史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沉痛反思。杜甫以古柏自比,表达了一种坚韧不拔、独立不移的精神风貌,也反映出他在乱世中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的情怀。这首诗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史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