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观舞记》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对印度舞蹈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2. 学习本文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舞蹈动作的写作方法。
3. 感受文中语言的优美与形象性,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体会作者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二、重点难点:
- 重点:理解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舞蹈之美。
- 难点:体会作者在描写中所表达的情感与思想内涵。
三、预习指导:
1. 阅读课文《观舞记》,标出不认识的字词并查阅字典。
2. 思考:文章中的“我”是作者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写法?
3. 找出文中描写舞蹈动作的句子,并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
四、课堂学习: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观看过的舞蹈表演,有没有哪一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你如何用语言描述它?
(二)整体感知:
1. 通读全文,找出文中描写的舞蹈动作和人物情感的变化。
2. 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作者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
(三)深入分析:
1. 品味语言:
- 例如:“轻云般慢移,烟雾般轻散。”
- 这些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 分析结构:
- 文章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 作者是如何一步步展开对舞蹈的描写?
3. 情感体验:
- 作者在观看舞蹈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 你是否能感受到作者对舞蹈的热爱和赞美?
(四)拓展延伸:
1. 请你模仿文中描写舞蹈的方式,写一段关于自己熟悉的舞蹈或运动的文字。
2. 阅读冰心的其他作品,比较其风格与本文有何异同。
五、课后练习:
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2. 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眼中的舞蹈》,要求不少于200字,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描写。
六、总结提升:
本节课我们通过《观舞记》的学习,不仅了解了作者对印度舞蹈的赞美,还学会了如何通过优美的语言来描绘动态的艺术形式。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美,学会用文字去表达和记录。
教师寄语: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文字则是我们记录和表达艺术的桥梁。愿你们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