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及rdquo及的意思_全诗赏析)】这首诗句出自南宋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描写农村生活、儿童天真烂漫的代表作之一。诗句“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生动地展现了乡村孩童在农忙时节模仿大人劳作的情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童趣。
一、“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意思
“童孙”指的是年幼的孩子;“未解”即不懂、不理解;“供耕织”是指参与农耕和纺织等家务劳动;“也傍桑阴”意思是也在桑树荫下;“学种瓜”则是模仿大人种瓜。
整句的意思是:小孩子还不懂得如何参与农耕和纺织这些繁重的劳动,但他们却也来到桑树的荫凉下,模仿大人们种瓜的样子。
这句诗描绘了农村孩子虽然年纪小,但已经开始接触和学习农事,表现出一种纯真、活泼、热爱劳动的天性。
二、全诗赏析
原诗如下:
> 昼出耘田夜绩麻,
> 村庄儿女各当家。
> 童孙未解供耕织,
> 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首诗是《四时田园杂兴》中的一首,描绘的是夏日里农村的繁忙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刻画了农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状态,以及孩子们在其中的成长过程。
- 第一句“昼出耘田夜绩麻”:白天在田间除草耕作,晚上还要纺麻织布,表现了农民生活的辛劳。
- 第二句“村庄儿女各当家”:村里的人各自承担起家庭的重任,体现出农村生活的自给自足与分工明确。
- 第三、四句“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孩子们虽还不能真正参与农事,却已开始模仿大人,表现出对劳动的向往与好奇。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既写出了农村生活的艰辛,也表达了对孩子们天真无邪、热爱劳动的赞美之情。
三、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
1. 生活气息浓厚
诗歌选取了日常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如“耘田”“绩麻”“学种瓜”,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真实的乡村生活中。
2. 童趣与劳动结合
在描绘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时,也写出了孩子们的天真与模仿行为,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生活的和谐关系。
3. 情感真挚动人
诗人没有刻意渲染苦难,而是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对农村生活的理解和尊重,流露出一种温暖的情感。
四、结语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不仅是对农村儿童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是对劳动精神和童年纯真的深情礼赞。它让我们看到,在平凡的日子里,也有着不平凡的美好与希望。范成大用他细腻的笔触,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温情的田园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