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幼儿园安全教案:不私自离园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幼儿园安全教案:不私自离园,这个怎么解决啊?求快回!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3 21:42:07

幼儿园安全教案:不私自离园】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不私自离园”的重要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引导幼儿知道在幼儿园期间应始终在老师的视线范围内活动。

3. 培养幼儿遵守规则、听从指令的良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 故事图片或动画视频(关于小朋友离开幼儿园后遇到危险的情景)

- 模拟场景道具(如小椅子、玩具等)

- 安全教育儿歌或童谣

- 幼儿园安全标志图卡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你们有没有在幼儿园里自己跑开过?如果跑开了会发生什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经历,引出主题。

2. 故事讲述(10分钟)

教师讲述一个简短的安全故事,内容为:小明在玩滑梯时看到妈妈来接他,就偷偷跑出去找妈妈,结果迷路了。老师和园长四处寻找,最后才找到他。通过这个故事让幼儿明白,私自离开幼儿园可能会带来危险。

3. 观看动画(5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不私自离园”的动画视频,帮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安全规则。

4. 游戏互动(10分钟)

组织“我在这里”游戏:教师让幼儿围成一圈,轮流说出“我在教室里”、“我在操场上”,并做出相应的动作。通过游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应该在指定的区域内活动。

5. 安全儿歌学习(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学唱安全儿歌:

> “幼儿园里真开心,

> 不乱跑来不乱行,

> 老师在前我不动,

> 安全快乐每一天。”

6. 情景模拟(10分钟)

设置一个简单的模拟场景,如“老师说‘我们去洗手间’,但有人想自己跑出去”。引导幼儿讨论:这样做对吗?为什么?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体会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四、延伸活动

- 在班级门口贴上“不私自离园”的温馨提示图。

-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今天学到的安全知识。

- 组织一次“我最听话”的小比赛,表扬那些能自觉遵守规则的孩子。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故事、游戏、儿歌等多种形式,增强了幼儿的安全意识。大部分幼儿能够积极参与,理解“不私自离园”的意义。但在情景模拟环节中,部分幼儿仍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引导和强化规则意识。

六、家园共育

建议教师通过家长群或家访,向家长传达“不私自离园”的重要性,提醒家长接送孩子时严格遵守幼儿园的接送制度,共同保障孩子的安全。

备注: 本教案可根据不同年龄段进行适当调整,确保内容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