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与母亲的故事】在小镇的尽头,有一座老房子,屋前种着一棵歪脖子柳树,枝条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这栋房子的主人是一位年过六旬的母亲,她的名字叫李秀兰。她每天清晨都会坐在门前的藤椅上,望着远处的山路,似乎在等一个人回来。
那个人,是她的儿子——林浩。
林浩从小就聪明伶俐,成绩优异,是村里人眼中的“小天才”。他十六岁那年考上了省城的重点大学,临行前,母亲把他送到了火车站。那天,母亲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手里拎着一个旧皮箱,眼里满是不舍。
“妈,我走了,你在家要照顾好自己。”林浩说。
“你在外头好好读书,别想家,家里有我呢。”母亲笑着点头,却悄悄抹了把眼泪。
从那以后,林浩每年只回家一次,春节的时候。每次回去,母亲都会早早地准备好饭菜,屋里总是热气腾腾,桌上摆满了他爱吃的菜。可林浩总觉得,母亲的变化越来越明显:头发白了,腰也弯了,走路时总是一步一停。
有一次,林浩问母亲:“妈,你是不是一直都在等我?”
母亲笑了笑:“等你回来,我就安心了。”
这句话让林浩心里一阵酸楚。他开始反思自己这些年的生活:忙于工作、忙于应酬,很少回来看母亲,甚至连电话都很少打。他觉得自己像个陌生人,连母亲的生日都记不清。
直到有一天,他接到一个电话,是邻居打来的,说母亲生病住院了。
林浩立刻赶回了家,赶到医院时,母亲正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但看到他时,眼睛里还是带着笑意。
“你来了啊……”母亲轻声说。
“妈,对不起,我最近太忙了,没时间回来。”
“没关系,我知道你忙。只要你过得好,我就放心了。”
那一刻,林浩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的骄傲和忙碌,其实都是对母亲的一种忽视。他终于明白,母亲不是在等他回家,而是在等他回来之后,能多陪她说说话,听她讲讲过去的事。
从那以后,林浩改变了生活节奏,每周都会回家一趟,哪怕只是坐一会儿,陪母亲聊聊天。母亲也渐渐开朗起来,脸上多了笑容。
有人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它不求回报,默默守护。而林浩终于懂得,母亲的等待,不是为了让他回来,而是为了让他的心,永远有一个可以依靠的地方。
儿子与母亲的故事,没有轰轰烈烈的情节,只有平凡的日常,却藏着最深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