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教案我愿意分享x】一、活动目标:
1.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愿意与他人分享的积极情感,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
2. 认知目标:理解“分享”是一种友好、善良的行为,知道分享可以带来更多的朋友和快乐。
3. 行为目标:在日常生活中尝试主动与同伴分享玩具、食物或想法,养成良好的社会交往习惯。
二、活动准备:
- 各种小玩具(如积木、拼图、娃娃等)
- 图片或绘本《小熊的礼物》
- 小红旗若干(用于奖励愿意分享的孩子)
- 音乐《分享歌》(可自创或选用儿歌)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图片或绘本《小熊的礼物》,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
提问:“小熊为什么开心?它做了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分享”这个词,并初步理解其含义。
2. 讨论环节(8分钟)
教师提问:
- “你有没有和别人分享过东西?是什么?”
- “当你分享的时候,感觉怎么样?”
- “如果别人不跟你分享,你会怎么想?”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和引导。
3. 情境模拟(10分钟)
教师设置一个“分享角”,摆放多种玩具,邀请几名幼儿进行角色扮演。
情景设定:两个小朋友都想玩同一个玩具,教师引导他们通过语言沟通、轮流使用等方式解决问题。
活动后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分享能让大家更开心,也能交到更多朋友。”
4. 游戏互动(10分钟)
游戏名称:《分享小能手》
规则:教师发放小红旗,当有幼儿主动分享时,给予红旗作为奖励。
游戏结束后,组织幼儿围坐一圈,分享自己今天获得的小红旗,鼓励他们说出“我愿意分享”的感受。
5. 结束环节(2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分享歌》,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做一些“愿意分享”的事情。
四、延伸活动建议:
- 在区域活动中设置“分享角”,鼓励幼儿每天带一件小物品与同伴分享。
- 家园共育:通过家园联系栏或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分享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在家中也引导孩子学会分享。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故事、讨论、游戏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理解分享的意义,并在实践中体验分享的快乐。大部分幼儿能够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强的分享意愿。个别幼儿在初期较为害羞,需要教师更多的引导和鼓励。今后可以结合更多生活化的场景,让幼儿在真实情境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分享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