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小学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原文及教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小学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原文及教案,急!求大佬现身,救救孩子!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2 07:38:15

小学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原文及教案】在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程中,课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是一篇充满温情与童真的故事。它通过一个孩子对盲婆婆的关爱,传递了善良、体贴和感恩的情感价值。这篇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寓意深刻,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和学习。

一、课文原文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有一天,小明在院子里捉到了一只蝈蝈。他想:“盲婆婆看不见,她一定很喜欢听蝈蝈唱歌。”于是,他把蝈蝈放在一个小盒子里,轻轻地送给了盲婆婆。

盲婆婆接过盒子,笑着说:“谢谢你,小朋友,你真好。”

小明说:“我送你一只蝈蝈,它会唱歌,你可以听它唱歌。”

盲婆婆听了,开心地笑了。

从那以后,每天早上,盲婆婆都会听到蝈蝈的歌声,她觉得特别幸福。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如“盲、婆、蝈、唱”等。

- 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人物情感。

-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懂得关爱他人,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

- 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

- 难点: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感悟“关爱他人”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可以提问:“你们有没有遇到过需要帮助的人?你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出课题《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二)初读课文(10分钟)

1. 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

3. 教师讲解生字词,如“盲”、“婆”、“蝈”、“唱”等。

(三)精读课文(15分钟)

1. 分段朗读课文,理解每一段的意思。

2. 提问引导:

- 小明为什么要把蝈蝈送给盲婆婆?

- 盲婆婆收到蝈蝈后有什么反应?

- 你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3.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小明和盲婆婆,进行情景表演。

2.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帮助过别人。

(五)总结与作业(5分钟)

1. 教师总结课文主旨:关爱他人,传递温暖。

2. 布置作业:

- 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 写一句话表达自己对“帮助别人”的看法。

五、板书设计

```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小明 → 蝈蝈 → 盲婆婆

关爱 幸福

```

六、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贴近生活的故事情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同时,也让他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小小的善举也能带来大大的温暖。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朗读、讨论、表演等,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这篇课文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一堂生动的情感教育课。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从中感受到爱与关怀的力量。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