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侃惜谷小古文翻译】《陶侃惜谷》是古代一篇寓意深刻的短文,讲述了东晋名将陶侃在粮食管理上的节俭与责任感。文章虽短,但内容精炼,发人深省。
一、原文回顾
> 陶侃尝出游,见人握一束新稻,便问曰:“此稻何以得?”对曰:“田中所收。”侃曰:“吾闻农夫勤苦,未尝一日忘也。今汝不劳而得,岂不愧乎?”遂取其稻掷之于地,曰:“吾不欲汝贪也。”
二、翻译与总结
| 原文 | 翻译 | 含义 |
| 陶侃尝出游 | 陶侃曾经外出游玩 | 陶侃有一次外出时 |
| 见人握一束新稻 | 看到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束新收割的稻子 | 看到有人拿着刚收割的新稻子 |
| 便问曰:“此稻何以得?” | 便问他:“这稻子是怎么得到的?” | 他问那人:“这稻子是从哪里来的?” |
| 对曰:“田中所收。” | 回答说:“是从田里收的。” | 那人回答:“是从田里收割的。” |
| 侃曰:“吾闻农夫勤苦,未尝一日忘也。” | 陶侃说:“我听说农夫很辛苦,从不忘记这一点。” | 陶侃说:“我知道农民非常辛苦,从来没有一天不惦记着他们。” |
| 今汝不劳而得,岂不愧乎? | “现在你不用劳动就得到了,难道不感到羞愧吗?” | 现在你不用劳动就能得到,难道不觉得惭愧吗? |
| 遂取其稻掷之于地 | 于是拿过稻子扔在地上 | 于是把稻子扔在地上 |
| 曰:“吾不欲汝贪也。” | 说:“我不希望你贪婪。” | 说:“我不想让你变得贪婪。” |
三、
《陶侃惜谷》通过陶侃对他人不劳而获行为的批评,体现了他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尊重和对节俭美德的推崇。故事虽短,却深刻揭示了“劳动光荣、贪图享乐可耻”的道理,同时也反映出陶侃作为一位有德之士的高尚情操。
他在生活中注重细节,关心百姓疾苦,体现出一种“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不忘努力与付出。
四、启示与思考
- 尊重劳动:每一个成果都来之不易,应珍惜。
- 反对贪图享乐:不劳而获不仅违背道德,也会损害社会风气。
- 领导者应有责任意识:像陶侃这样的官员,能够体恤百姓,才能赢得民心。
通过这篇短文,我们不仅了解了古代人物的品德修养,也能从中汲取做人做事的道理。
以上就是【陶侃惜谷小古文翻译】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