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目标:
1. 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故事欣赏和讨论,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中的部分情节。
2. 想象力与创造力:激发幼儿对“月亮”的想象,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对“月亮味道”的想法。
3. 情感态度:感受故事中动物们团结合作的快乐,体会分享与友情的重要性。
二、活动准备:
- 故事绘本《月亮的味道》
- 图片若干(如:小老鼠、大象、狮子、长颈鹿等)
- 轻柔的背景音乐
- 颜料、画纸、蜡笔等绘画材料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5分钟)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见过月亮吗?月亮是什么颜色的?它看起来像什么?”
引导幼儿自由发言,激发他们对月亮的兴趣。接着出示图片,引入故事《月亮的味道》。
2. 故事讲述(10分钟)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月亮的味道》,边讲边配合图片展示,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故事大致
在一片森林里,住着一只小老鼠。他每天晚上都仰望天空,看着那轮圆圆的月亮,觉得它一定很好吃。于是,他决定去找月亮。他请来了大象、狮子、长颈鹿……大家一起努力,终于把月亮“咬”下来了一点,尝到了月亮的味道——原来,月亮是甜的!
3. 讨论交流(10分钟)
教师提问:
- “你认为月亮是什么味道的?”
- “如果你也想尝一尝月亮的味道,你会怎么做?”
- “你觉得故事里的小动物们做得对吗?为什么?”
鼓励幼儿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引导他们学会倾听他人意见。
4. 创意表达(15分钟)
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让他们画出自己心中的“月亮的味道”。
教师提供画纸、颜料、蜡笔等工具,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想象中的月亮和它可能的味道。
5. 活动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听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也画出了自己心中月亮的味道。其实,月亮虽然不能真的吃,但它带给我们无限的想象和美好的感觉。希望小朋友们以后也能像故事里的小动物一样,勇敢地去探索、去发现。”
四、活动反思:
本节课通过故事引导幼儿展开想象,激发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在活动中,大部分幼儿都能积极参与,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对月亮的感受。个别幼儿表达能力较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给予更多引导和支持。
五、家园共育建议:
建议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观察月亮,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并尝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月亮的味道”,增强亲子互动与语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