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全镇食品安全管理,切实防范和化解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上级部门相关要求,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本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制度。
一、总体目标
以“预防为主、防控结合”为原则,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排查机制,强化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全面摸清食品安全风险点,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隐患,提升全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构建食品安全长效监管体系。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全镇范围内所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包括食品生产企业、餐饮服务单位、食品销售企业、农贸市场、学校食堂、农村集体聚餐等各类主体。同时,涵盖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与整治工作。
三、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1. 成立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领导小组,由镇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各村(社区)负责人为成员,统一协调推进各项工作。
2. 镇市场监管所负责具体实施日常巡查、专项检查、隐患排查等工作;各村(社区)负责配合开展属地内的食品安全隐患排查,落实信息报送和整改反馈。
3. 各食品经营单位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定期开展自查自纠,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工作。
四、排查内容与方式
1. 排查内容主要包括:食品原料采购渠道是否正规、加工过程是否符合卫生标准、从业人员健康状况是否良好、食品储存条件是否达标、是否存在过期或变质食品、是否使用非法添加剂等。
2. 排查方式包括:日常巡查、突击检查、联合执法、群众举报线索核查、重点时段专项检查(如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等。
五、隐患整改与跟踪管理
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整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限期完成整改,并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必要时采取停业整顿、行政处罚等措施。
六、信息报送与公示
各村(社区)及相关部门应定期向镇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报送排查整治情况,包括排查次数、发现问题数量、整改落实情况等。对典型问题及整改结果,可通过公告栏、微信群、宣传资料等形式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七、宣传教育与培训
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提高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定期组织食品经营单位负责人、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操作规范培训,增强其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八、考核与奖惩
将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纳入镇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因工作不力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九、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镇食品安全领导小组负责解释。各村(社区)、相关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确保各项制度落地见效。
通过本制度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全镇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切实筑牢食品安全防线,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