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阳台上的安全》】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阳台的潜在危险,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学习在阳台上玩耍时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3. 培养幼儿遵守规则、远离危险的行为习惯。
二、活动准备:
- 图片或视频:展示阳台上的安全隐患(如窗户、栏杆、花盆等)。
- 情景模拟道具:如小椅子、玩具、窗帘等。
- 安全儿歌或故事:用于引导幼儿理解安全知识。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发幼儿兴趣:“你们有没有在阳台上玩过?阳台上有什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经历。接着出示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小朋友在阳台上玩耍的画面,并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可能存在的危险。
2. 教学讲解(10分钟)
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幼儿讲解阳台上的安全注意事项:
- 不要攀爬阳台的栏杆,容易摔下来。
- 不要把头或手伸出窗外,可能会被夹住或者掉下去。
- 不要在阳台上奔跑打闹,容易摔倒。
- 不要把玩具或其他物品放在阳台边缘,可能会掉下去砸到人。
3. 情景模拟(10分钟)
教师设置一个“阳台”场景,让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比如:有的孩子扮演“阳台上的小宝宝”,有的扮演“妈妈”,模拟在阳台上玩耍的情景。通过互动游戏,帮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哪些行为是危险的,哪些是安全的。
4. 安全儿歌(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一首简单的安全儿歌:
> “阳台高,不乱跑,
> 头手不伸窗外瞧,
> 玩具放好别乱丢,
> 安全第一记心上。”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强调阳台安全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检查家里的阳台,看看有没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并提醒家长也要关注孩子的安全。
四、活动延伸:
- 鼓励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安全阳台”,并讲述画中的内容。
- 与家长沟通,建议在家中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如安装护栏、避免放置危险物品等。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能够认真听讲并参与情景模拟。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增强了幼儿对阳台安全的认识。今后可以结合更多生活实际案例,进一步加深幼儿的安全意识。
---
注:本教案为原创内容,旨在提升幼儿安全意识,适合幼儿园小班教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