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袁宏道《极乐寺纪游》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及翻译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袁宏道《极乐寺纪游》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及翻译,有没有人理理我?急需求助!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6 07:15:04

袁宏道《极乐寺纪游》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及翻译】袁宏道《极乐寺纪游》原文及译文赏析

袁宏道是明代“公安派”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散文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生动活泼,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极乐寺纪游》便是他游历极乐寺后所写的一篇游记散文,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寺庙的景致与作者内心的感悟,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一、原文

极乐寺者,去城可五里,地僻而幽,林木葱郁,山光水色,颇得禅意。余与二三友人,乘舟而往,初见其门,便觉尘世之远。入门则有古柏数株,枝干虬曲,苍翠欲滴。殿前有石阶,拾级而上,风声飒飒,如闻梵音。殿中佛像庄严,香烟缭绕,令人肃然起敬。

殿后有亭,名曰“望云”。登亭远眺,群山环抱,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仙境。余倚栏而立,心旷神怡,不觉尘虑尽消。忽有僧人经过,问余何来,余答曰:“游此胜境。”僧人笑曰:“此地虽静,亦有烦恼。”余闻之,默然无语。

归来途中,日影西斜,林间鸟鸣,更添几分幽趣。余叹曰:“世间美景,皆在眼前;心中清净,亦非难求。”

二、译文

极乐寺距离城池大约五里,地处偏僻而幽静,树木繁茂,山光水色,颇具禅意。我与两三个朋友一起乘船前往,刚到门口,就觉得远离了尘世喧嚣。进入寺院后,有几棵古老的柏树,枝干弯曲,翠绿欲滴。殿前有石阶,拾级而上,风吹过,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听到佛经的吟诵。殿中的佛像庄严,香火不断,让人肃然起敬。

殿后面有一个亭子,名叫“望云”。登上亭子远望,四周群山环绕,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仙境。我靠着栏杆站立,心情舒畅,不知不觉间所有的烦恼都消失了。忽然有位僧人经过,问我从哪里来,我说:“来这里游览。”僧人笑着说:“这个地方虽然安静,也有烦恼。”我听了之后,沉默不语。

回来的路上,太阳西斜,林间的鸟儿鸣叫,更增添了几分幽静的趣味。我感叹道:“世间美景,都在眼前;心中的清净,也并非难以获得。”

三、赏析

《极乐寺纪游》虽为一篇游记,但其内容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袁宏道通过对极乐寺环境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文中“此地虽静,亦有烦恼”一句,更是点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即使身处幽静之地,若心不净,则烦恼依然存在。

文章语言简洁流畅,意境深远,既有对景物的细致刻画,也有对心境的深刻反思,充分体现了袁宏道“独抒性灵”的文学主张。他不拘泥于传统的文言格式,而是用平实的语言表达真实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此外,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从入寺、观景、遇僧到归途,层层递进,情感逐渐升华,最终达到一种超脱世俗、回归本真的境界。

四、结语

《极乐寺纪游》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更是一篇充满哲思的作品。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宁静不在于外在环境的清幽,而在于内心的平和。袁宏道通过这篇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文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感悟,值得细细品味。

---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