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的耳朵》阅读练习及答案】一、阅读理解题
1. 文章中“大地的耳朵”指的是什么?
答:文章中的“大地的耳朵”是一种比喻,指代自然界的某些现象或事物,如风声、雨声、植物的声音等,象征着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2. 作者为什么说“大地也有耳朵”?
答:作者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大地以感知能力,表达出大自然并非沉默无言,而是以各种方式与人类交流。这种说法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3. 文章中提到哪些“大地的耳朵”?
答:文中提到了风、雨、泥土、树木、种子等,它们都像是大地的耳朵,倾听并回应着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律动。
4. “大地的耳朵”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答:作为贯穿全文的意象,“大地的耳朵”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还深化了主题,引导读者关注自然、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5.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作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尊重,呼吁人们用心去感受自然的声音,珍惜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二、词语理解题
1.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聆听:仔细地听。
(2)静谧:安静、宁静。
(3)耳语:轻声说话,声音很小。
(4)共鸣:情感或思想上的相互呼应。
2. 根据上下文,解释“大地的耳朵”这一比喻的含义。
答:“大地的耳朵”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比喻,意指自然界中那些能感知、回应生命变化的现象,如风声、雨声、植物生长的声音等,象征着自然与人类之间无声的对话。
三、主旨归纳题
1. 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答:本文通过“大地的耳朵”这一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深情与敬畏,倡导人们用心去倾听自然的声音,感受生命的律动,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四、拓展延伸题
1.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大地的耳朵”的理解。
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自然的声音,比如清晨鸟鸣、风吹树叶的沙沙声、雨滴落在地面的节奏等。这些声音都是大自然的“耳朵”,它们在默默诉说着生命的美好与宁静。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倾听,就能感受到自然的温柔与力量。
2. 如果你是作者,你会用什么比喻来形容“大地的耳朵”?请写出你的想法。
答:如果我是作者,我会把“大地的耳朵”比作一张巨大的琴弦,每一片叶子、每一滴雨水、每一阵微风都是琴弦上的音符,奏响自然的乐章。这样既保留了原文的诗意,又增添了新的想象空间。
五、参考答案
一、阅读理解题
1. 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或事物,如风声、雨声、植物的声音等。
2. 为了表达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3. 风、雨、泥土、树木、种子等。
4. 增强文学性,深化主题,引导读者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5. 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尊重,呼吁人们用心感受自然。
二、词语理解题
1. (1)聆听:仔细地听;(2)静谧:安静、宁静;(3)耳语:轻声说话;(4)共鸣:情感或思想上的相互呼应。
2. 大地的耳朵是大自然中能感知、回应生命变化的现象,象征自然与人类的无声对话。
三、主旨归纳题
1. 表达对自然的深情与敬畏,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四、拓展延伸题
1. 自然的声音如鸟鸣、风声、雨声等,都是大自然的“耳朵”,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2. 我会将“大地的耳朵”比作一张巨大的琴弦,奏响自然的乐章。